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德国2比1法国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德国2比1法国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、因为法国根本没有想到德国会对他们发动战争,所以根本没有备战。2、所谓的“马其诺防线”,所谓的“第一陆军强国”,所谓的“英法联军”都是用来吓唬德国人的。有这三个吓唬人的工具,他们坚信德军不会对他们发动攻击3、英法想方设法就是把德国这股祸水引向苏联,指望苏德两国拼个鱼死网破,他们好渔翁得利。4、当年英法实行著名的“绥靖政策”,纵容德国不断违反一战后各项国际条约,不断扩军备战。对于德国入侵英法的各个盟国:捷克、波兰等,都是持纵容态度的。只要德国一步步向苏联接近,英法就乐见其成。5、德军初期的胜利,就在于突然性,战术突然,战略也突然。所有国家都认为苏德要开战了,结果,德国进攻西欧。当所有国家都认为德国会进攻英国本土的时候,德国却向千里之外的苏联发动的全面攻击。6、正是因为突然性,一切举动都异于常人,所以所有的国家都没有防备。法国的悲哀就在于国土太小,没有回旋的余地。苏联没有亡国,就是因为国土面积大,回旋余地大。而且斯大林意志无比坚强,法国的领导人乐于享受,很快就投降了 。
二战时,法国败于自己落后的军事思想。
二战前的法国,有着世界上装备齐整、数量厐大的陆军部队,做为军事强国名不虚传,但其军事思想却仍停留在一战堑壕战的时代。
法国军队坦克不少,但却没有成建制的装甲部队,所有的坦克都分散配属步兵部队,做为步兵支援火力使用,特别是法国空军几乎是空白,好像战机只能围绕步兵服务。
法军为了将一战时的堑壕战推向极致,竟然花费巨额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,沿德法边境修建了大纵深的马其诺防线,并在防线中驻扎了极其庞大的兵力。
而德国却充分吸取了一战僵持的堑壕战的教训,发展出了闪电战的全新战争理论。
为实现闪电战,德国的装甲部队独立成军,空军做为装甲部队支援火力,直接配合装甲部队作战。
为了不与法军主力部队在马其诺防线上纠缠,德军装甲部队从崎岖不平的阿登山区进军法国,直接绕过了马其诺防线,出现在了英法联军的背后。
这时,撤出马其诺防线的法国步兵部队面对德军的装甲集群,和数量惊人的斯图卡轰炸机,也只有敦克尔克大溃败和宣布投降了。
法国和德国在历史上发生过3次战争,具体如下:
1.普法战争,普法国战争是1870~1871年普鲁士王国(德意志帝国)同法兰西第二帝国之间的战争。因长期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意志统一问题,普鲁士(德国)和法国之间关系长期紧张。1870年7月14日,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发表了挑衅性的“埃姆斯密电”,触怒了法国政府。7月19日,法国对普鲁士宣战,但战争开始后,法军接连败北。9月2日,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。9月4日,巴黎爆发革命,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,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。但普军仍长驱直入。1871年1月18日,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,成立了德意志帝国。法国资产阶级政府请求停战。2月26日,双方在法国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。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。这次战争使普鲁士(德国)完成德意志统一,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。
2,第一次世界大战(1914-1918).德国属于同盟国一方,法国属于协约国一方,战争中德法的一部分以德国入侵为开端,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部队,但却很难移动战线,成为纯粹的消耗战.最终德国战争资源消耗殆尽,基尔港的海军官兵不愿出海送死而发动政变,并迅速蔓延至德国全境,导致德国一方的同盟国失败.德国因战败丧失了13%的领土和12%的人口,德意志帝国(第二帝国)瓦解,军队被严重削减。这一切也逐渐埋下了德国复仇的种子。
3,第二次世界大战(1940-1945)。希特勒上台后充分调动了德国人复仇的心理,使德国机战车迅速开动,德国属于轴心国一方,法国属于同盟国一方.其中的德法部分以德国入侵法国为开端,战争经历了仅仅六周,就以法国投降告终.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瓦解。在希特勒的命令下成立了维希法国。而流亡海外的戴高乐将军则好找法国抵抗,成立自由法国组织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国一方的轴心国的失败告终,随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。德意志“第三帝国”瓦解,被东(苏联)西(美国)方划分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两部分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德国2比1法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德国2比1法国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